分论坛 | 微生态与益生菌的科技进展与应用

9月29日,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第二届大会——微生态与益生菌的科技进展与应用分论坛成功举行。本次论坛由加拿大普百氏(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全球科学顾问崔岸(Andrew Cui)主持,邀请数位中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该领域顶级专家和跨国公司专家代表过线上线下联动方式,就微生态与益生菌的科技进展与应用的前沿和热点话题进行了简要探讨和分享,涉及医学微生态、中国菌种管理和法规、全球微生物组和益生菌的临床研究、功能性食品和膳食补充剂、以及新型活菌药物应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交流,为中国和世界在医药、生物产品和营养保健等朝阳行业的革命性进步提供新思路和建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分享了肠道微生态与靶器官轴的相关研究最新进展。她表示,肠道微生态失衡是许多慢性疾病的核心驱动因素,未来研究需要更加关注两个方面,一是肠道微生物信号如何参与疾病发生发展,二是如何针对菌群作出精准干预用于疾病防治。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微生物实验室主任李凤琴围绕“中国食品用菌种管理”这一主题,系统介绍了现行中国食品菌种管理及益生菌评价标准和法规,又提出了灭活益生菌-后生元(Postbiotics)的评价标准和给企业界相应的建议。同时她强调,后生元的安全性与益生菌一样,在使用之前必须进行严格审批。

大连医科大学教授、《中国微生态学杂志》编辑部主任、执行主任袁杰力发表了《益生菌安全性与微生态评价》主题演讲。他表示,对于微生态评价,从发展整体看,需要瞄准五大方向:即智能化、网络化、微型化、全息化、一体化。同时他表示,对益生菌安全性涉及到微生态评价的内容,我国的评价体系亟待完善,包括对各个子系统评价标准的建立,对此他认为建设和完善微生态评价指标需要企业共同参与,走向市场。

黑龙江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伍连德书院院长张凤民重点介绍了益生菌对宿主微生物群及免疫稳态的调控机制。他指出,在生物经济时代下,微生态制剂产业的发展,需要多样化、深入研究,研发、生产、销售和应用要形成一个创新联合体。

加拿大普百氏(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全球科学顾问崔岸(Andrew Cui)发表了题为《新一代全球临床益生菌产品进展和应用》主题演讲。他介绍了美国微生物组计划(The National Microbiome Initative,NMI)中有关营养和保健领域的项目最新进展和行动,北美益生菌(乳酸菌和非乳酸菌类)的临床研究水平和产品应用。指出全球益生菌研究和应用的六大趋势:一是若干新型、天然稳定而有特定功效菌株的筛选,需要大量的工作,往往从成千上万菌株中对比研究筛选出来;二是世界级的单一菌种(菌株)或复合菌株的深入临床研究,研究和实践验证时间会持续20-30年或以上;三是不同或特定的益生菌株(或组合)的剂量、功效和个性化精准营养的研究;四是新型益生元的研究,包括MACs(可被微生物利用的碳水化合物类)、HMOs(人体母乳低聚糖)、多酚类植物提取物等;五是后生元,即灭活益生菌和代谢物的研究;六是新型活菌药物(基因改造菌株或复合菌株)。同时他表示,基于微生物组研究,交叉学科研究和全球各平台技术发展下的微生态或益生菌类产品,将会更快速而广泛应用到医药,农业,食品等工业应用领域。

美国IFF健康和生物科技部高级科学家Anders Henriksson博士主要介绍了益生菌与代谢健康。他关于益生菌菌株的临床研究举例表明,益生菌菌株在促进免疫健康和代谢健康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某些菌株不仅可改善血糖水平,还可在体重管理中发挥作用。他认为在应用中挑战也在于,如何更好地把这些益生菌菌株应用在食品,饮料和膳食补充剂中,在全球范围内给更多人带来益处。

意大利卡梅里诺大学 资深研究员,意大利Synbiotec集团研发与生产部首席负责人Maria Magdalena Coman博士发表了题为《益生菌组合改善人群健康状况,支持健康老龄化的综述与最新研究》演讲,她分享的益生菌研究-欧盟皇冠计划(Crownalife Project)与老人健康有关,研究表明:特定的益生菌组合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改善人体健康,预防肠炎、保持胃肠道菌群平衡,益生菌产生的短链脂肪酸(SCFA)能够促进体内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增长,调节和修复因年长所导致的菌群失衡,并且可提高老年人体内的益生菌如阿克曼菌(AKK)水平等。同时她认为,益生菌饮食干预可用于减缓老年相关疾病的发生,对老年人能起到延缓衰老作用和保持肠道健康年轻态。这对我们应对中国社会的老龄化和健康中国2030战略也有借鉴意义。

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第二届大会,由博鳌亚洲论坛主办,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大会组委会承办,华南理工大学协办。旨在打造科技创新领域的政商研高端对话与合作平台,以更好地促进国际科技创新交流与合作,推进全球科技治理新框架的构建,助力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关推荐

李兰娟:肠道微生态失衡是慢性疾病的核心驱动因素之一

李凤琴:食品用菌种及益生菌应得到严格审批